|
回轉窯筒體的焊接—手工直流弧焊法1. 回轉窯體焊接前的準備工作 a) 編制窯筒體對接焊接方案,指定專人負責; b) 窯筒體焊接工作,必須在窯筒體找正合格后進行,并可利用臨時固定的傳動裝置轉窯施焊; c) 焊接前對焊工必須進行考試,考試內容應焊四塊試樣(試樣的鋼材應與窯筒體母材相同,焊條用焊接窯筒體的焊條),通過探傷檢查、彎曲試驗,抗拉強度試驗,全部合格者,才允許參加窯筒體焊接工作; d) 窯筒體焊接所用焊條應符合GB5117和Q/JCJ05的有關規定,其質量應保證焊縫的力學性能不低于母材力學性能; e) 焊條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烘干,溫度為200~300℃,烘干時間為1小時,烘干后降溫至150℃左右恒溫保存,隨用隨取,避免在空氣中停留較長時間; f) 焊接前對窯筒體的坡口形式、尺寸應進行檢查,坡口處不得有分層、裂紋、夾渣等影響質量的缺陷。坡口形式為雙面雙邊坡口(詳見圖樣)。坡口形式及有關尺寸示例見圖4-17。如果要采用自動焊接,則應核對坡口形式和尺寸,并做相應修改。 2. 回轉窯筒體焊接 (1) 窯筒體坡口必須保證高度清潔和干燥,應在焊接前用鋼絲刷嚴格清刷,直到露出金屬光澤為止。 (2) 雨天或刮風下雪時不應進行焊接工作。如在雨季進行焊接,必須在每道需焊的焊縫上搭一遮蓬,以防焊接進行中突然下雨,淋濕焊縫。遇此情況,可將手頭的那道焊縫焊完后停止工作,待雨停后再進行,此時應注意保證焊縫干燥。 (3)焊接工作應在安全和良好的勞動條件下進行,電焊機不得放在窯筒體內,不得把電焊機的地線接在輪帶或托輪上,電纜線要有可靠的絕緣措施,焊接地點要有良好的低壓照明、通風和保溫,以及可以順利操作的工作臺和蔽棚等。此外,還要在焊接工人與操縱盤窯傳動人員之間建立通訊聯系。 (4)在低溫下(5℃以下),焊縫由于冷卻過快、焊縫容易出現裂紋,這時一般不應進行窯筒體焊接,當必須進行焊接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如焊接工藝、操作方法、坡口的預熱、保溫等措施。而且焊接工作不得中途停止,必須連續焊完,以免未完工的焊縫開裂。 (5)當回轉窯筒體受日光曝曬時,窯筒體陰陽兩面溫差較大而使窯筒體彎曲變形,所以應在日出前或日落后進行焊接。同樣理由,在擴建廠中受旁邊運轉著的窯的熱輻射影響,也會發生類似情況,應加石棉板或其他隔熱擋墻防護。 (6)點焊:回轉窯筒體對接找正無誤后,即可進行點焊。點焊順序應按180°對稱進行,點焊過程是將2mm角鐵墊片去除后點焊,但應逐個地而不是整圈地一起去掉,以免找正好的窯筒體發生彎曲,根據圖4-16表數量沿圓周點焊(可等分8~12點),點焊長度為150~200mm,高度為5~6mm,當一周全部點焊完畢后,就可取掉不在點焊部位的其他角鐵墊片。 (7)接口焊接 a) 為了減小焊接變形,可采取一道焊縫兩人對稱同時操作; b) 焊接要根據窯筒體中心線測量結果編排好每道焊縫的施焊程序及各道焊縫的起弧點位置。在施焊時,要把最大彎曲點轉到最高點,利用窯筒體本身的重量糾正窯筒體的中心線彎曲度; c) 施焊工作應先焊接靠近大齒圈處的焊縫,以減小對大齒圈處的焊接變形影響; d) 潮濕地區,焊接時務必采用火焰槍,將接口處的水氣烤干,以免焊縫內形成氣孔; e) 為保證焊接質量,每焊完一層須用小尖錘敲擊焊縫,失放焊接應力,并用鋼絲刷清除藥皮、焊渣、焊瘤等,然后用砂輪清除坡口兩側夾縫以保證光滑無夾渣,最后用鋼刷清除焊縫內雜物。 f) 每焊完一層,檢測一次回轉窯筒體的中心線,根據測量結果,決定下一次的起焊點,但每層的起弧位置要錯開50mm以上。 g) 焊縫處拉緊螺栓,調整塊等件,在焊縫達到足夠強度后,才能割除,米字支撐在全部焊接完畢,并經窯筒體中心線測量合格后方可割除。上述物件的割除不允許使用電弧氣割,以免損傷窯筒體,可采用火焰切割。 上一篇: 回轉窯筒體焊接質量檢查
下一篇: 回轉窯輪帶安裝規范
|